木工把棒子交給油漆工,接下來就準備開始幫整個屋子粉刷修飾一下...
就像化粧一樣,在打粉底前得先把臉上坑坑巴巴的地方補平(專業用語是「批土」),這就是師傅正在拿水泥把天花板或牆壁不平的地方填平的畫面。
批土的工作重點特別在:先前有請水電挖過管線的牆壁、和天花板封板的矽酸鈣板之間的接縫、以及線板的接縫這三項上面。
另外像客廳門框,師傅則是用「AB膠」把木作的接縫黏起來補平...以便將來上漆後完全看不出接縫..
「補平」工作完成後,還有一個「磨平」工作就交給這台機器「電動打磨機」,它的功用就是把木作完成品裡比較"銳利"或"不平"的地方,透過這台機器幫忙把它磨平...
說白話一點就是人力去做的話會用"砂紙"去把銳利的東西磨平,而這台機器就是降低人力用砂紙較費時費工的一個替代方案,機器再萬能,但並非所有工作都能用這台機器取代..
拿這個「腰板」來說吧~上方橫向線板或是腰板的轉角處裡比較尖銳的部分,就是交給打磨機處理,但每一條縱向木片中間的細縫,因為很細就沒辦法靠機器,而是師傅拿著砂紙一條一條的去手動磨平的...
全部腰板好幾百根木片都要磨還真的很費工呢~不過這個動作實在很重要!因為沒有磨平的話小朋友撞到可是會受傷的,所以關於這一部分,我們一直很要求師傅要一磨再磨...我們有盡量用手去摸以確認是否夠圓滑,如果不夠都會當場請師傅再多磨幾次...
坑坑巴巴補完才能上粉底和化粧啊~~所以上述「批土補平」和「打磨磨平」的工作完成後,接下來就是上漆囉!
上漆的部分又分為(1)木作的烤漆兩個工作項目、和(2)牆壁、天花板的油漆兩個工作項目。
因為木作有"質感"和"光澤度"上面的考量,所以針對木作的上漆是採取「烤漆」方式。這是剛"烤"完第一層後的「腰板半成品」。
"烤"完第二層後,師傅再繼續追加用砂紙把木片接縫磨的更圓滑些...
而這是"烤"完第一層的「門框半成品」
近看還看的到「門框半成品」上用AB膠黏著的黃色接縫處..
補平->磨平->烤漆,光「木作烤漆」部分的工作前後就共"烤"了3回,顏色才均勻的上上去。經過3天的時間後,「腰板半成品」和「門框半成品」也終於變成"完成品"了!!
走廊的「腰板完成品」。
客廳的「腰板完成品」。
和「門框完成品」。
木作烤漆結束後,接著就是牆壁和天花板的油漆了,上面照片中牆壁有塊"藍點",就是油漆師傅在正式上漆前,幫我們預先在各面牆上漆上即將要粉刷的顏色,透過每一不同顏色的小塊,來我們預先看看那個"顏色"和"深淺"是不是我們心裡想像的那個顏色...
也還好..有事先做這個動作,因為心裡想的跟實際漆牆面上的總是會有些落差,像上面照片中牆面的那個藍色就比想像的"blue"太多了,所以一看到馬上就被我們換掉了~~要不漆上去了不能改了就麻煩大啦...(下一篇:油漆進場(2)-天花牆面之粉刷,請待續喔~)